9月16日,合肥市金融服务“新三样”企业对接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活动旨在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精准支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更多“合肥造”加速走向全世界。全市超80家“新三样”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及有关商协会参会。
活动现场,围绕“新三样”企业出海需求,龙头企业阳光电源结合自身出海实践做经验分享,中国信保公司围绕企业出海各类风险进行规避指导,彦德国际分享当前形势下的出海新机遇及挑战。
聚焦企业融资需求,活动邀请20余家银行、保理、保险等金融机构现场介绍特色产品,组织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会议现场还发布了《合肥市“新三样”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清单》《金融机构服务“新三样”企业特色产品清单》两张清单。
作为一家本土光伏技术创新型企业,大恒能源的全面屏光伏组件,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超120万用户,目前已形成集电池片、光伏组件、储能产品及电站开发运维的全产业链布局。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到丰富的金融支持产品,也学习了出海政策、风险规避、机遇挑战等内容,为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效指导。”大恒能源有关负责人表示。
杭州银行合肥分行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活动为金融机构和‘新三样’企业之间搭建对接交流平台,让我们更精准地了解企业金融需求,针对性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更好地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当前,全球绿色转型与科技革命浪潮澎湃,“新三样”已经成为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把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作为主导产业,引育了蔚来、比亚迪、江淮、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安徽晶科、协鑫集成等一批头部企业,集聚上下游企业超800家;构建了覆盖“核心部件—整机组装—应用服务”的全链条生态。
今年上半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储能系统产量同比翻番,位居全球第1。1-7月,全市“新三样”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实现出口224.2亿元,增长16.2%,其中锂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增速分别达64.3%、57.6%。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三样”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领域,研发周期长、设备投入大、市场迭代快,更需要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一步,将积极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常态化收集、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助力“新三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