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技术让每个企业强烈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创新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高昂的投入,其不确定性往往让企业望而却步。有没有方法为企业研发中可能面临的技术失败、设备损失等提供保障呢?《徽商》全媒体记者跟随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预热采访团走进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保险在科技创新中大显身手。
安徽昱工耐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深耕高端耐磨材料研发,核心业务高度依赖专业设备。“设备故障对研发企业是‘致命打击’,经济损失难估量。”该公司工作人员道出了科技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痛点。而马鞍山当地定制的“科惠保”,覆盖高新技术设备损坏、研发中断、专利侵权等核心风险,遇到设备故障,企业凭“科惠保”可快速获赔、恢复运营。据马鞍山保险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披露,“科惠保”已为全市近四分之一的科技企业提供保障,保额达3045万元。
“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汽车芯片专属保险”“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险”,这些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称,正在帮助企业解决研发投入的后顾之忧,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积极性,为科技创新筑牢风险屏障。
当地链主企业汉马科技向新向智,今年下线了首批醇氢新能源客车。
马鞍山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劲松告诉记者,当地已有3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多个险种,截至6月末,全辖科技保险保费收入超3500万元,为构建全链条创新机制提供支撑。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桥头堡”,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马鞍山市正以系统思维谋划科技创新的新征程。该市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58家,居全省第4;科技型中小企业1507家,较2021年实现翻两番。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第64位,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实现了全市80%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参与实施,80%以上的创新平台有企业牵头组建,80%以上研发经费来自企业投入。
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自2021年启动数字化转型以来,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获批国家5G工厂。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研发投入大、转化风险高、知识产权纠纷多等问题,也让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发展涵盖研发、转化、生产等环节的科技保险产品。今年以来,上海、安徽等多地落实推动。公开信息显示,六安屹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六安汉之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研发保”保单,保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2350万元。安徽省高企协会联手省内保险行业面向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推出专属保险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险,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勇敢尝试、积极申报,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
不仅创新可以“买保险”,保费还能“报销”。2025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引导保险机构开发研发科技保险产品,给予参保企业最高30%的保费补贴,年补贴额最高30万元。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相关政策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减震器”和“稳定器”,有效分散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风险。
